新闻详情

新能源汽车行研报告

发表时间:2018-11-18 11:21


新能源汽车行研报告

2018.11.18


一、新能源汽车行业概况

  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早在100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只是由于燃油车的发展及其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下降,导致电动汽车吸引力大幅降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新能源汽车再一次获得了新的发展。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成一大产业,不管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厂家如特斯拉、亦或是传统燃油车的代表厂商奔驰、大众等,都在顺应潮流、积极布局。

  自 21 世纪以来,面对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以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转型,相继将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缓解能源压力、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市场推广。随着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技术的日益进步,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1 规模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从 2011 年仅 6.80 万辆,增长至 2015 年的 64.30 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5.36%。根据真锂研究的预测,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核心部件成本的逐步降低,新能源汽车在全球乘用车市场于 2017 年前后将有望实现规模化,届时,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也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

产业链分析

上游产业 :上游产业主要为新能源电池、驱动系统和电控系统,在新能源电池方面,我国政策将逐渐推动动力电池的研发项目,建设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推动动力电池的产业化过程。在驱动系统方面,目前驱动系统需要突破的技术为电机技术上的永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产业链,现在需要逐步搭建起先进驱动系统产业链,作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撑。在电控系统上面,我国应以各类电子企业建设的电子系统产业基地作为依托,实现系统的配套供应以及产业化。

中游产业:新能源汽车的中游产业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和传统关键零部件,例如专用变速器、电控器等部件。我国政策中显示将以整车作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迅速发展。

下游产业 :我国下游产业主要为充电站等配套设施以及终端模式的创新,在基础配套设施方面,我国政策中提到需要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充电设施与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的协调发展,在终端模式方面,政策中提到要做好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电池回收利用等工作,也提到要提高充电智能化水平,因此可以进行终端模式的创新,适应目前汽车产业互联网化、智能化与体验化时代发展需求,可以将汽车租赁服务、充电服务、维修服务以及娱乐服务有机结合,形成一站式服务。例如,在比亚迪公司的“绿岛计划”中,首次描绘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终端消费模式,其整合了充电、维修服务、电池租赁、金融服务、购物消费、文化娱乐和远程医疗服务等服务,从而将互联网、物联网、电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有机贯通起来,使得我们感受到新能源产业的无限可能。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新能源汽车带动动力电池需求预计乘用车单车带电量将会提高 25%,客车和专用车的单车带电量也会由于高端车型的占比提高,小幅度上升。因此预测 18 年的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 58GWh,增速达到 60%, 超过新能 源车销量增速。依据十三五规划,到 2020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 200 万辆,测算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会超过 100GWh,动力电池行业近 4 年的复合增速将达到 40%, 锂电行业将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2016-2020 年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量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如需获取完整行业报告,如下操作

第一步:扫码关注公众号

第二步:公众号主页输入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第三部:获得行业完整链接

微信图片_20190826120720.png

ChongKai-Capital
020-3739-2316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海安路13号之一 越秀·财富世纪广场A1栋1203房
邮箱:chongkai@ck-capital.cn
020-3739-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