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新材料行业研究报告

发表时间:2018-11-22 10:58


新材料行业研究报告

一、行业概况

1、行业介绍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强度、韧性、硬度、弹性等机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 (金属玻璃) 等。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电、光、声、磁、热等功能和物理效应。近几年,世界上研究、发展的新材料主要有新金属材料,精细陶瓷和光纤等等。

  相比于基础材料,新材料具备性能优异、技术壁垒高、产品附加值高、行业景气周期长等多重特点,并一般首先应用于尖端技术、国防工业和新兴领域,然后在国民经济诸多领域逐步推广应用。


2、行业分类

(1)按技术角度分类

  按结构组成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按材料性能分类可以分为新型结构材料(以力学性能为基础,以制造受力构件所用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具有优良的力,热,光,电,磁,声学或生物医药功能的新材料)

(2)政策指导分类

  按《中国新材料产品与技术指导目录》可分为: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子信息材抖生物医用材料新型能源材抖纳米及粉体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型稀土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新型碳材料新材料制备技术与设备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可分为: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

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产业发展南》可分为:①先进基础材料:重点发展先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筑、轻工、纺织材料;②关键战略材料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分离、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电子陶瓷和人工晶体、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前沿新材料:重点发展30打印材料、超导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石墨

3、行业概况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我国新材料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发展形势良好。随着《“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国家层面战略规划的出台,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约2万亿元。新材料产业在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领域基础较好,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

  半导体照明产业形成了从上游外延材料生长与芯片制造、中游器件封装到下游集成应用的比较完整的研发与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节能玻璃材料产业规模达300亿元;稀土功能材料产量约占全球份额80%;主要功能陶瓷元器件产品的产业规模增长到250亿元。

2)关键技术实质突破

  通过产学研用结合,许多重要新材料技术指标大幅提升,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大直径硅材料在缺陷、几何参数、颗粒、杂质等控制技术方面不断完善,300mm硅材料可满足45nm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要求,已成功拉制450mm硅单晶。

  人工晶体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偏硼酸钡和三硼酸锂等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了商品化;激光晶体、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光伏发电成本降到1/kWh)以下。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均满足小型电池要求,隔膜、电解质锂盐等关键材料替代进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大幅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T300级碳纤维实现了稳定生产,单线产能提高到1200t;T700T800级碳纤维实现了批量供货能力已开始应用于航空航天装备;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带、铜管拉铸技术以及铜铝复合技术;海底管线钢X65X70X80及厚壁海洋油气焊管、化学品船用中厚板均已实现国产化,低成本石墨烯已开始生产,并应用于触摸屏、导热膜等信息通讯器件。

  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新材料品种的不断增加,使我国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自给水平逐步提高。

3)区域集聚态势明显

  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区域特色逐步显现,区域集聚态势明显,初步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长三角已形成包括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型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珠三角新材料产业集中度高,已形成较为完整产业链,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优势。环渤海地区技术创新推动作用明显,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硅材料、高技术陶瓷、磁性材料和特种纤维等多个领域均具有较大优势。

内蒙古稀土新材料,云贵稀贵金属新材料,广西有色金属新材料,宁波钕铁硼永磁材料,广州、天津、青岛等地的化工新材料,重庆、西安、甘肃金昌、湖南长株潭、陕西宝鸡、山东威海及太原等地的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及重大装备材料,江苏徐州、河南洛阳、江苏连云港等的多晶硅材料产业等也都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特色。

4)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新材料支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作用日益显现,为我国能源、资源环境、信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是建设重大工程、巩固国防军工的重要保障。

各级政府组织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十城万盏、金太阳、物联网等重大应用示范工程,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有望达到1500万辆。膜材料在海水淡化方面已经获得应用,初步形成了反渗透海水淡化的生产能力,成为我国沿海地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有色金属结构新材料、高温合金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为代表的高性能结构材料,为高速铁路、大飞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高压电力输送、深海油气开发等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出了贡献。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核心任务主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亟需和产业发展瓶颈,提升关键战略材料的保障能力。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提高先进基础材料国际竞争力。加快布局前沿新材料.抢占全球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推动稀土、钨相、钒铁、理、石品等特色资源新材料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多项相关重大政策。新材料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新材料产业发展主要目标: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初步完善。先进基础材料总体要实现有定供给;关键战略材料综台保障能力要超过70%:前沿新材料则要取得一批核心技术专利,部分品种实现量产。

基本特征:三高:技术密集度高.研发投入高.产品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



4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规模

(1)行业竞争格局

  新材料行业竞争激烈.仍由发达国家主导目前,发达国家仍在国际新材料产业中占据领先地位.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其中,美国全面领跑,日本的优势在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欧洲在结构材料、光学与光电材料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中国、韩国、俄罗斯属全球第二梯队。中国在半导体照明、稀土永磁材料、人工晶体材料,韩国在显示材料、存储材料.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材料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巨头凭借其技术研发、资金和人才等优势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英国铝业、杜邦、拜耳、GE塑料、陶氏化学、日本帝人、日本TORAY、韩国LG等大型跨国公司.正加速对全球新材料产业的垄断。

  从新材料市场来看,北和欧洲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新材料市场,且市场已经比较成熟而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新材料市场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宏观层面看,全球新材料市场的重心正逐步向亚洲地区转移.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地区差异将会进一步加剧。

  新材料产业逐渐呈现横向、纵向扩展,上下游产业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产业链日趋完善.形成了新的产业战略联盟.有利于产品开发与应用拓展的融合,但是也形成了寡头垄断。一些世界著名的材料企业纷纷结成战略伙伴开展全球化合作,通过并购、重组及产业生态圈建,整体上把全球新材料产业的优势格局。

  目前国内上市企业排名前营收及毛利率情况如下,收规模前20名,以钢铁、有色、水泥、石化等传统材料企业为主,收入来源也主要为传统材料,新材料收入贡献较小;毛俐率前20名.则出现了较多新材料企业.尤其是理电池相关的正负极、隔膜材料的生产企业.说明新材料产品的利润空间较为可观。

2)市场规模

   2008年金触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启动再工业化战略,将新材料作为回归实体经济、抢占新一轮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的重要基础,由新材料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市场不断扩大。2010年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到2016年已经接近2.15万亿美元,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全球市场规模由2010年的0.65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1万亿元。增长速度长期保持20%以上,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0万亿元规模。


如需获取完整行业报告,如下操作

第一步:扫码关注公众号

第二步:公众号主页输入关键词“新材料”

第三部:获得行业完整链接

微信图片_20190826120720.png

ChongKai-Capital
020-3739-2316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海安路13号之一 越秀·财富世纪广场A1栋1203房
邮箱:chongkai@ck-capital.cn
020-3739-2316